-
大力培養(yǎng)新型農牧民 來源:西藏日報
時間:
2011/10/10 9:59:21
【字體:大 中
小】 【打印】
【關閉】
-
如何大力培養(yǎng)“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牧民?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開展農牧民科技培訓是不二選擇。
加強農牧民科技培訓要注重點面結合,示范引導。一方面要抓好面向廣大農牧民的教育培訓和科學普及;另一方面要重點實施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yǎng)工程,著力培養(yǎng)一批基層組織負責人,帶領群眾發(fā)展農牧業(yè)生產,繁榮農村經濟;培養(yǎng)一批農牧民技術員,帶頭使用和傳播先進農牧業(yè)技術;培養(yǎng)一批種養(yǎng)能手,率先發(fā)家致富,帶動廣大農牧民共同富裕;培養(yǎng)一批經營能人,興辦實體,繁榮農村市場,形成各具特色和競爭優(yōu)勢的農村產業(yè)群體;培養(yǎng)一批活躍在農村發(fā)展建設各領域的能工巧匠,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huán)境和面貌。
加強農牧民科技培訓要把傳統(tǒng)方式與現代方式有機結合起來。要大力推進農村遠程教育發(fā)展,積極引進和運用先進的教育技術和手段,充分發(fā)揮科普站的作用,建立集教育培訓、推廣服務、科學普及和信息傳播多功能一體化的新型農牧民科技教育培訓平臺,為農牧民教育培訓提供基礎支撐,影音教材的制作、翻譯工作也要跟上。
加強農牧民科技培訓要注重工作亮點,打造精品工程。農牧民科技培訓要結合產業(yè)發(fā)展和農牧民的實際需求,選擇優(yōu)秀專業(yè)技術人員。認真組織好、實施好每一場次的農牧民科技培訓,確保農牧民在培訓中長知識、增技能、受教育,確保農牧民學有所用、用能受益。
加強農牧民科技培訓要收集培訓資料,注重效果跟蹤。培訓工作應該由專人專辦,建立農牧民培訓檔案,詳細記載參加培訓學員的姓名、性別、年齡、村組、聯系電話,并由學員簽名,作為原始培訓記錄予以保存。培訓中要注意收集資料,及時整理存入檔案。注重發(fā)現和宣傳培訓中的優(yōu)秀學員和典型事例,以典型帶動群眾積極性,跟蹤培訓后續(xù)發(fā)展情況,強化培訓效果。
總之,搞好新時期農牧民科技培訓工作,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任務,貼近農牧民、方便農牧民,以提高農牧民素質、增強農牧民增收致富技能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版權與免責申請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會展網(Agrofairs.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會展網”(Agrofairs.com)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會展網(Agrofairs.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會展網(Agrofairs.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會展網(Agrofairs.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會展網”(Agrofairs.com)聯系。